这种植物“躺着长” 中国第七大沙漠三分之一披上“绿装”
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库布其沙漠,总面积1.86万平方公里,是中国第七大沙漠。改革开放40年来,当地政府、企业、农牧民通过治理沙漠,实现了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,创造了大漠变绿洲的奇迹。目前,库布其沙漠三分之一已得到治理,披上绿装。
这种植物“躺着长”,让沙漠大变样!
走进库布其沙漠的生态治理区,当地甘草产业扶贫示范项目的所在地——亿利阿木古龙甘草健康产业园郁郁葱葱,生机盎然。鄂尔多斯地区是甘草的故乡,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,孕育出驰名中外的“梁外甘草”。神奇的是,这里的甘草“躺着长”。与竖着长相比,甘草绿化沙漠的面积从0.1㎡提高到1㎡,沙漠治理面积和效率成倍增长。除了驰名中外的甘草,产业园还种植着多种有机蔬菜、水果。一望无际的甘草田,智能温室里结出硕果的西瓜、茄子、秋葵……这里的有机农作物,让库布其沙漠的人们品尝到了治沙致富的甜蜜和幸福。
研发种植新技术 荒漠产出绿果实
“阿木古龙”沙产业基地成立五年来,经过治理,草木锁住了沙地,养料肥沃了泥土,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修复。
这功劳里有一份要记到“种植新技术”头上。没有它,这片荒漠要穿上绿衣裳可就没这么快了。“新”是体现在主导作物甘草的种植方法上。这种即可防沙固土又能固氮改良土壤的植物,早已成为沙漠之宝,在库布其沙漠的种植量就达到350万亩。一直以来,它的生长方式都是“竖着种,竖着长”,但人们长期实验后,发现让它的根苗躺着长,效果更佳。
甘草种子育出根苗后,就可将其横埋在离地表30厘米的沙土中。经过一番孕育,根的两侧长出许多侧枝,向上而生,破土而出,一株甘草占地面积达1平方米,治沙面积是传统“竖种竖长”的10倍。
此外,因其是浅层种植,不需要像传统种植一样把根深入到地下1米,收成挖出时能较好保护地表生态。
用传统的种植方法,甘草栽下十年,根部才可采挖,卖作药材。但如今,“躺着长”的它不到四年即可“出土”。采挖之后,甘草根部继续生长。目前,阿木古龙5万亩沙产业基地中,有3万亩地还种着甘草,每年平均能带来1400万元的纯收益。
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,该基地有300亩原先寸草不生的沙地,经过五年的甘草种植后,修复成有机果蔬田。300亩果蔬田平均一年能带来约30万元的纯收入。
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,还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。使用甘草平移种植技术,一辆车一天就能给20亩荒漠栽下根苗,而以往的人工栽树,一个人一天都种不完一亩地。
同样,在种植沙柳、杨树等沙漠植物时,人们已经摸索出微创气流法等种植技术,最快十几秒就能栽下一棵树,既节水又省力,存活率还大大提高。
在库布其沙漠30年的治理历程中,人们不断地探索新技术,研制出迎风坡造林、无人机治沙等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成果,研发了沙柳、柠条、杨柴等1000多种耐寒耐旱的植物种子。
库布其沙漠逐步实现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划、从传统方法到工业化治理的转变,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解决方案。
图为库布其沙漠阿木古龙沙产业基地
来源:综合自中新网官方微博、《光明日报》官方微博、央广网等